2020-08-26至2020-08-27 线上
导航

腹盆腔放疗诱发肠道微生态失调与肠源性感染的实验研究

来源: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据统计,临床约50%的肿瘤患者接受了放射治疗,但放疗后的不良反应较多。大部分腹盆腔肿瘤患者接受放疗后,除出现全身性乏力、困倦等表现外,还伴有受照局部黏膜炎症和放射性肠炎等症状。特别是核与辐射事故受照者出现以感染性肠炎为特征的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和血便等症状尤为常见。

为了探索腹盆腔放疗照射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及其与肠源性感染的关系,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冉曦, 申明强, 曹乐, 等模拟腹盆腔放疗照射BALB/c小鼠,2.0 Gy/d,连续照射5 d/周,分别于照射3周、5周和6周后停照1周的时间点收集回肠组织及其内容物样本。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抗菌肽和促炎性因子的表达;用PCR检测细菌在小鼠体内的移位情况;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分析肠道微生态的特征。

结果表明,腹盆腔照射诱发了肠道潘氏细胞隐窝素-1和-4表达紊乱,照射3周或照射6周后停照1周,小鼠回肠隐窝素-1和-4均呈现显着性降低(t=-7.43、-3.54、-4.72、-4.27,P<0.05);而照射5周小鼠回肠隐窝素-1和-4表达明显升高(t=6.15、5.75,P<0.05)。放疗模拟照射3和5周时小鼠肠道微生物区系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显着降低(t=-3.49、-4.19、-3.44、-4.97,P<0.05),呈现以乳酸杆菌等益生菌减少,大肠杆菌和弗氏志贺氏菌等条件致病菌增多为特征的微生态失调。受照小鼠肠系膜淋巴结和血液中的细菌DNA阳性率明显增高。照射3和5周后回肠组织IL-1β、IL-6和TNF-α显着性高表达(t=4.85、6.16、7.71、4.60、4.86、5.97,P<0.05);照射6周后停照1周时,肠道促炎性因子的表达量有所回落,但IL-1β和TNF-α的表达量仍显着性高表达(t=3.67、5.88,P<0.05)。

腹盆腔放疗可诱发肠道抗菌肽表达紊乱,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调,进而导致肠源性细菌移位及感染性炎症的发生。微生态可能成为减轻放疗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的有效干预靶点。(生物谷Bioon.com)

小编推荐会议 2020(第六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国际研讨会

http://meeting.bioon.com/2020MicIntestin?__token=liaode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