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了机体自我保护肠道微生物感染的机制。
丙酮酸是拟杆菌属的副产物,根据研究者们的发现,该化合物能够抑制沙门氏菌的生长。这一发现帮助揭示了为什么不同的人在受到沙门氏菌感染之后会出现不同的抵抗性,这一发现同样有助于开发更好的治疗方法。
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Cell Host and Microbe》杂志上。
研究者们发现丙酮酸并不会激发机体靶向病原体的免疫反应,但是能够通过改变环境中的pH值,从而延长病原体分裂所需时间。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首先发现不同类型的小鼠在接受沙门氏菌感染后体内的病原体数量存在明显差异。之后没他们研究了这种生长水平的差异是否是由于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导致的。他们通过粪便移植的手段,以及通过饲喂抗生素破坏肠道菌群等方式,发现沙门氏菌的数量也会响应发生改变。
之后,他们发现小鼠肠道中拟杆菌的数量会影响沙门氏菌的数量。拟杆菌能够分泌短链脂肪酸,而其中丙酮酸的水平与抵抗沙门氏菌感染的能力之间存在明显正向相关性。
接下来,研究者们发现丙酮酸能够通过下调环境中的pH值影响沙门氏菌的分裂速度。
总之,这项研究阐明了肠道微生物影响沙门氏菌感染的新机制。(生物谷 Bioon.com)
小编推荐会议 2019(第五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国际研讨会
http://meeting.bioon.com/2019MicIntestin ?__token=liaodefeng
尊敬的 先生/女士
您已注册成功,注册信息及注意事项已发到联系人及参会人邮箱,请注意查收。如未收到,请联系大会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