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7年美国FDA批准诺华和凯特的CAR-T药物上市后,2018年全球CAR-T药物上市方面没有大的突破,美国FDA只是批准了诺华CAR-T药物新的适应症 。随后,这两款药物同时获得欧盟批准。三巨头之一的巨诺在2018年仍未赶上诺华和凯特的脚步,其研发的CAR-T药物最早也要到2019年才有望上市。
国内受理情况一览
受美国FDA批准CAR-T上市的影响,国内CDE于2017年底开闸放水,陆陆续续受理了几十个细胞治疗产品的申报临床请求。其中,南京传奇拔得头筹。小编曾于年中时做过小结,详见《国内细胞治疗产品受理情况浅析》。转眼间到了年底,让我们来看看这个领域有什么新的进展。
截止2018年底(12月31日,从南京传奇算起),国内共有41个细胞治疗产品获得受理。其中,南京传奇等5家公司的产品受理时间是2017年,2018年新增36个。从时间分布来看,上半年为21个,下半年为15个,上半年较为集中。
国内受理情况浅析—产品及靶点分析
在上述41个产品中,35个均为免疫治疗相关产品,5个为间充质干细胞,1个为肌母细胞(受理号为CXSL1800029)。在35个免疫治疗相关产品中,30个为CAR-T产品,4个为TCR-T产品(均为广州来恩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申报),1个为恒瑞源正研发的多抗原自体免疫细胞注射液(受理号为CXSL1800013)。相对来说,CAR-T技术更成熟,占主导地位在情理之中。
在30个CAR-T产品中,非CD19靶点的仅有5个,包括4个BCMA(南京传奇、优卡迪、科济、恒润达生各1个)、科济的GCP3。在25个CD19 CAR-T产品中,除了优卡迪和科济(人源化)做了创新性的设计外,其他公司产品的技术创新点不明显。
国内受理情况浅析—审评进程
相比受理时间,审评进程更有意义。目前CDE的审评速度大大加快,积压的项目逐步变少。目前仅有13个产品的审评状态为排队待审评。其中,3个产品的药理毒理、临床和药学均完成审评,完成2项审评的产品为3个,完成1项审评的产品为4个。只有3个产品尚未启动审评。结合受理时间分析,目前等待审评的时间已经压缩至1~2个月。
国内受理情况浅析—获批情况
自南京传奇CAR-T产品的IND获批临床以来,目前CDE已批准7个细胞产品的IND申请,均为CAR-T细胞。其中5个的靶点为CD19,另外2个为BCMA(南京传奇和恒润达生的CXSL1800063)。
从临床批件数目来看,恒润达生无疑是最大赢家,3项申报均获批。其中,2项均为CD19,推测申报的临床适应症不同;另1项为BCMA。
另外3个临床批件分别花落上海明聚、复星凯特和成都银河。其中,上海明聚是首个获批的CD19 CAR-T IND申报,详见《国内首张CD19 CAR-T临床批件花落药明巨诺》。上海明聚是药明巨诺的子公司,而药明巨诺的背后是巨诺;同样,复星凯特的背后是凯特。大树底下好乘凉,这两家公司的申报获批在意料之中。
从受理到获批所需的时间来看,这7个产品在3个半月到10个半月之间,一般为5~6个月。其中,复星凯特的产品所需的时间最短,而银河生物的产品所需的时间最长。时间长短至少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资料完善程度,资料越完善,发补的可能性及工作量相应减少;(2)申报时间,申报时间越晚,CDE积累的同类产品审评经验越丰富,审评速度自然更快;(3)和其他申请的资料重合程度,如果不同申请间仅是临床适应症不同,药理毒理和药学部分的审评时间可以大大缩短。
总结
目前CAR-T是全球最热门的细胞治疗研究方向。除了已经上市的CD19 CAR-T产品,目前研究的热点有三块:CD19以外的白血病靶点、实体瘤及通用型CAR-T。另外,TCR-T由于在实体瘤领域更有优势,应该是CAR-T技术之后的第2个浪潮。
回顾2018年,在整体形势很好的大背景下,CAR-T产品的热度有逐步降温的趋势。在下半年受理的15个细胞产品中,CAR-T仅7个,有1个还是北京艺妙CD19 CAR-T产品其他临床适应症的申报。这6个产品来自4家公司,广州百暨和天津合源各2个IND申报,应该为同1个产品,只是适应症不同。
9月初,国内首例CAR-T疗法诉讼(去世患者的家属告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揭开了CAR-T治疗领域乱象的冰山一角。业内人士都清楚,国内从事CAR-T研究的机构众多,其中不乏医疗机构自主发起的临床研究,细胞制备及资金保障等环节堪忧。
如果说医疗机构开展的CAR-T临床研究漏洞不少还情有可原的话,9月底的一桩事件给CAR-T药物研发敲响警钟。阎火研究的一则报道剑指南京传奇临床数据涉嫌造假,金斯瑞的股价应声下跌。尽管阎火研究被指做空,金斯瑞也立即做出辟谣回应。然而,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则新闻给一路高歌猛进的南京传奇的前途蒙上阴影。
CDE受理只是细胞药物研发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离上市还有IND获批、临床试验开展、NDA申请及获批等诸多环节。有多少个产品能走到最后这一步还有待观察。不过小编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数字不会很多。即使产品技术没有问题,研发企业的资金链及预期获批后的市场份额等诸多因素都会制约产品的成功开发。如果这一波浪潮能提高中国细胞药物研发行业的整体实力,锻炼一批专业人才,那么这波浪潮在中国新药研发的历史长河上不失为一个里程碑事件。而如果若干年后沦为当下共享单车行业的一地鸡毛,则不禁让人扼腕。(生物谷Bioon.com)
小编推荐会议 2019(第十届)细胞治疗国际研讨会
http://meeting.bioon.com/2019cell-therapies?__token=liaodefeng
尊敬的 先生/女士
您已注册成功,注册信息及注意事项已发到联系人及参会人邮箱,请注意查收。如未收到,请联系大会联系人。